Spende 15. September, 2024 – 1. Oktober, 2024 Über Spenden

低碳城市发展的框架、路径与愿景 以上海为例

  • Main
  • 低碳城市发展的框架、路径与愿景 以上海为例

低碳城市发展的框架、路径与愿景 以上海为例

陈蔚镇,卢源编著, Chen Weizhen, Lu Yuan bian zhu
Wie gefällt Ihnen dieses Buch?
Wie ist die Qualität der Datei?
Herunterladen Sie das Buch, um Ihre Qualität zu bewerten
Wie ist die Qualität der heruntergeladenen Dateien?
1 (p1): 第一章 我们身处的世界
2 (p2): 1 绪论
2 (p3): 1.1 从虚幻到现实
5 (p4): 1.2 气候变化总体趋势
6 (p5): 2 人类社会的积极应对
6 (p6): 2.1 博弈与共识
10 (p7): 2.2 一个地球生活下的低碳发展
13 (p8): 3 国家转型与重构中的低碳视野
13 (p9): 3.1 中国能源使用和碳排放基本特征
20 (p10): 3.2 资源与能源瓶颈下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
23 (p11): 第二章 低碳城市理念的透视与解析
24 (p12): 1 多样的低碳城市实践与发展模式
24 (p13): 1.1 全球掠影
28 (p14): 1.2 城市尺度案例
39 (p15): 1.3 社区尺度案例
45 (p16): 2 中国的城市经营与低碳城市发展
45 (p17): 2.1 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趋向
47 (p18): 2.2 典型案例分析
61 (p19): 第三章 低碳城市理论的框架性建构
62 (p20): 1 低碳城市的理念分异与发展评价
62 (p21): 1.1 中国“低碳生态城”发展指标评价
67 (p22): 1.2 面向低碳的欧洲绿色城市指数评价
79 (p23): 2 一个新的议题:气候变化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79 (p24): 2.1 气候变化下城市的应对
85 (p25): 2.2 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中规划的作用
90 (p26): 3 三大路径:空间性、技术性与社会性
90 (p27): 3.1 从生态、低碳到Eco2
95 (p28): 3.2 理论框架
98 (p29): 第四章 低碳城市的空间性路径
99 (p30): 1 交通系统优化实现低碳城市
99 (p31): 1.1 减少交通系统碳排放的必要与可能
100 (p32): 1.2 影响交通系统排放特征的主要因素
101 (p33): 1.3 已有研究成果中的相关结论
103 (p34): 2 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耦合
103 (p35): 2.1 交通与城市互不可分
104 (p36): 2.2 以适当的密度促进低碳城市
107 (p37): 2.3 对密度决定论的反思
111 (p38): 3 空间结构优化促进低碳城市
111 (p39): 3.1 过度聚集的城市中心
114 (p40): 3.2 居住与产业发展的空间不均衡
119 (p41): 3.3 安亭新镇个案分析
124 (p42): 3.4 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127 (p43): 4 空间形态优化促进低碳城市
127 (p44): 4.1 对近郊环状绿带的反思
132 (p45): 4.2 以适宜的街区特征促进低碳城市
137 (p46): 4.3 促进街区功能的混合
148 (p47): 第五章 低碳城市的技术性路径
149 (p48): 1 技术影响能源使用特征
149 (p49): 1.1 技术因素的两大影响
150 (p50): 1.2 城市两大过程碳排放:生产与运行
153 (p51): 2 能源结构调整与工业节能技术发展
153 (p52): 2.1 能源结构调整
158 (p53): 2.2 典型行业节能技术发展
159 (p54): 3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发展
159 (p55): 3.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
163 (p56): 3.2 绿色建筑技术发展趋势
166 (p57): 4 交通技术进展
166 (p58): 4.1 道路交通工具的节能技术
167 (p59): 4.2 铁路部门的节能技术
168 (p60): 4.3 水运部门的节能技术
168 (p61): 4.4 航空部门的节能技术
170 (p62): 第六章 低碳城市的社会性路径
171 (p63): 1 低碳领导力:政策和制度因素
171 (p64): 1.1 国际碳减排政策
172 (p65): 1.2 中国碳减排政策演化
175 (p66): 2 低碳社会模式:生活方式与住房消费
175 (p67): 2.1 低碳社会的价值
176 (p68): 2.2 低碳社会行动的公众参与
179 (p69): 2.3 绿色地产与住房消费
181 (p70): 第七章 伯克利——一个典范的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统合方案
182 (p71): 1 时空的承继:从生态走向气候变化应对
186 (p72): 2 路径的整合:空间性、技术性与社会性
186 (p73): 2.1 描述温室气体排放源现状
187 (p74): 2.2 设立减排目标
188 (p75): 2.3 具体政策和行动
202 (p76): 3 尺度的跨越:城市-区域
207 (p77): 第八章 上海低碳城市发展的愿景
208 (p78):…
Jahr:
2010
Auflage:
2010
Verlag:
北京:科学出版社
Sprache:
Chinese
ISBN 10:
7030283252
ISBN 13:
9787030283252
Datei:
PDF, 77.89 MB
IPFS:
CID , CID Blake2b
Chinese, 2010
Online lesen
Die Konvertierung in ist im Gange
Die Konvertierung in ist fehlgeschlagen

Am meisten angefragte Begriffe